Category Archives: 菩提心灯

信仙家是迷信吗?

1https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363298207336968772.html 这倒不是迷信,但肯定不是正信。 师兄,不建议你去捣鼓这些东西,我把原因说明白给你听: 我们用种种方法请来的所谓的“仙”,都是六道众生之一。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,所谓“娑婆”,就是“堪忍”的意思,意思是说“还可以忍受”,用佛陀的话来说,我们过得很辛苦,但灵智尚在,比起地狱饿鬼的苦要很多;我们也有快乐,但比起神仙界(天道)、阿修罗道的那种快乐到不知道也不愿意去修行的快乐要差很多,所以这样的环境是最适合修行的,那么作为人,就是最好的载体。所谓“无欲不堕轮回,无爱不生娑婆”就是这样的一种境况。   堂口仙啊、保家仙啊、出马仙啊等的这一些灵体,来自于六道的各个地方,有从天道、阿修罗道堕落下来的,那是纯粹的精神体,也有从地狱、饿鬼道逃出来的,那也是纯粹的精神体;还有从旁生道里如动物修道而成(譬如白娘子)或植物接受天地神秀和日月精华而修成的(譬如人参宝宝、葫芦娃)等,他们的身体会遭到破坏,如雷劫、天劫、自然争斗等,所以无论来自何处,他们都没有了躯体,这样修行就达不到最大的受益,所以他们要寻找躯壳供他们修行,或者显示小神通来吸引香火,吸收虔信之力,至于那些寻找新的躯壳的灵体,功力高的直接就驱赶出去人的灵魂,强行居住在里面(这叫“夺舍”,专用术语),功力不高的人就附身,通过做好事来博取人们的崇拜,以获得正能量;或者做坏事,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生命能量,于是就出现了你上述所说的状况。他们不能称之为“仙”,只能算是邪灵(做坏事的东西)或正灵(做好事的东西)而已。因此,所谓“请神容易送神难”,这些东西,建议都不要去理会,佛法才是正统,这些不是邪法就是旁门左道。 如果发现身上有这些东西,持诵《地藏经》一至七遍或者大悲咒21遍就可以将其送走的,也就是借助佛菩萨的加持之力将其超度到佛国净土去了。不仅做了件大好事,作为它本人而言,也是十分感谢你的!

佛教所说“荤、腥、斋、素”你都了解吗?

佛教所说“荤、腥、斋、素”你都了解吗? 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DMJGN1OT0523V4H2.html 佛教所说的不沾荤腥,这个“荤”和“腥”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概念。   现在人大多数把“荤”当做是肉类,这是一种很明显的错误,我们来看看,这个“荤”字是草字头,自然是指植物类。而“腥”字是“月”字旁,又为“肉”字旁,指的才是肉类。   如果说戒腥不吃众生肉表现出佛家的慈悲之心,那么不吃荤代表什么意义呢?      荤,又叫五荤或者五辛,是指 葱,蒜,韭菜,薤,兴渠   蒜:伤心躁火气,吃多心神容易散漫不振。   葱:伤肾耗水气,吃多情绪不稳惊慌难安。   韭:伤肝克木气,肝火旺盛容易动怒伤情。   薤: 伤脾困土气,脾胰不顺经常烦恼忧郁。   兴渠:伤肺蔽金气,肺劳经常出悲观心态。   可见这五种植物食之对身心有着很大的危害,自然为修行者所禁忌。      佛家说的五荤一般是指:大蒜、革葱(即大葱)、慈葱(即洋葱)、兰葱(即韭菜)、兴渠(即阿魏)。后世对于属于五辛的食物,介绍各不相同,总之只要是吃过之后会引起口中异味的蔬菜,皆可列入五辛行列。   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卷八载:此五种之辛,熟食者发淫,生啖者增恚,十方天仙嫌其臭秽,咸皆远离,然诸饿鬼等则舐其唇吻,常与鬼住而福德日销;大力魔王现作佛身为其说法,毁犯禁戒,赞淫怒痴,令人命终为魔眷属,永堕无间地狱,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之五种辛菜。   《楞严经》中,释迦摩尼佛说,五辛生吃会使人易生嗔恨心,熟食会使人多生欲望。而且十方善神天仙都讨厌它们的味道,所以吃了它们的人,也就等于自断善缘,使得善神护法远离于你。   不止是善神远离,饿鬼顺着你口中发出的臭味就来亲近你了,甚至会经常和你“接吻”,经常与鬼道众生亲近,你的福德就会越来越少,厄运也就越来越多。      说完五辛,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吃斋和斋戒。   在佛教中,清除心的不净叫做“斋”,禁止身的过非叫做“戒”,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。古人参加重大的祭祀仪式前,要沐浴更衣,不喝酒,不吃荤,不与妻妾同房,减少娱乐活动,表示诚心致敬,称为“斋戒”。   大家注意了,斋戒中一般提到的都是不吃荤,而并非吃素忌肉,如果是五辛酒肉一起禁,那就叫不吃荤腥。之所以不吃五辛,也是为了防止在祭祀或会客时口里发出难闻的气味,造成对神灵、祖先和贵宾的不尊敬。   斋戒在佛法中,指的是八关斋戒:    一,不杀生; 二,不偷盗; 三,不非梵行; 四,不妄语; 五,不饮酒; 六,不非时食; 七,不著香花鬘,亦不歌舞倡伎; 八,不坐卧高广大床。   这八戒之中第六条不非时食,即是持斋,又叫过午不食。为了保持内心的清静,过了午时就不得再进食。      持斋并非是吃素,至少在梁武帝之前是这样的。佛法传入中国之前,在僧人们托钵乞食的古印度是没有不准吃肉这一戒的,当时有三净肉、五净肉之说。梁武帝时,僧尼生活富足,衣食无忧,无需外出托钵乞食。   为了体现佛法的慈悲为怀,梁武帝主张佛弟子吃素,并自己带头身体力行。于是不食肉的戒律就诞生并且延续下来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https://haokan.baidu.com/v?pd=wisenatural&vid=8808696979564769217

白龙王

白龙王 [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44576695] 而后面的故事,又得从香港娱乐圈大佬——向华强说起了…… 上世纪90年代,向氏兄弟背靠新义安,黑道白道全都吃得开 兄弟俩的永盛电影公司蒸蒸日上,博彩和炒股事业也日进斗金 万事顺遂的他们哪里想到自己需要求神拜佛呢? 没想到好景不长,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,永盛资金周转不过来,向华胜也旧伤发作,身体大不如前 为了走出困局,这才想起了白龙王 跟向氏兄弟同赴泰国的,还有向华胜的新欢——张玉珊 一顿摸头杀之后,白龙王给的指点很多,其中包括:向华胜要和张玉珊好好相处 他说:“这女娃命格好!旺你!” 之后,向氏兄弟带着指点回港,乖得像两只鹌鹑 向华胜不出去鬼混了,黑眼圈消失了,身体康复了,竟然还在全面崩盘的股市悄然赚了几个小目标 向华强也一鼓作气拍了好几部赌片,出品的《龙在江湖》《赌侠》又叫好又叫座 向氏兄弟起死回生,白龙王由此重返神坛! 要知道亚洲金融风暴可不止冲击了永盛一家,寰亚老板林建岳也在头疼呢 恰逢寰亚砸下4000万巨资的剧组《无间行者》诸事不顺 不是刮风下雨,就是场地出问题,或者是演员受伤,有一次拍车戏,刹车突然失灵,直接撞上了布景板 林建岳没办法,只好通过向氏兄弟找到了白龙王 白龙王回复说电影名字不好,犯冲,三字吉利,还竖起三根手指,说要连拍三部 那改成什么样的合适?白龙王沉吟片刻,甩出三个字——《无间道》 林建岳心中一喜,立马掏出了香火钱 没想到白龙王又一摆手,说光改名字还不行,要想彻底解决问题,就要在泰国做一场全体剧组成员都参加的大法事 划重点:必须在泰国、全体剧组成员 如此兴师动众?但想到剧组一天不开机就等于烧一天钱 林建岳一咬牙一跺脚:办了 在这场法事里,白龙王为每一位主演都进行了“灌顶”的仪式,就是由他本人把香烛送入口中之后,再拿出来放到演员头上吹灭 老板林建岳还单独被白龙王本人加持 之后《无间道》剧组真的再没出现过任何怪事 对了,《无间道》的定档日期和首映日期,也都是白龙王选的 首映那天,所有人必须穿紫色衣服,而且需要他摸头顶祝福 果然,《无间道》上映后,林建岳的嘴,咧开来就没闭上 《无间道》获得巨大成功以后,林建岳和刘伟强合作筹拍《头文字D》 关于男一号的人选两人僵持不下,于是林建岳拿着照片去请白龙王敲定 其实在去见白龙王之前,林建岳最中意的男主角人选是陈冠希 一因为陈是自家签约艺人 二是因为陈出演过《无间道》等大热影片,彼时已小有名气 但是白龙王却从一堆照片里,挑出了周杰伦的照片,说这个人作男主角一定大卖 林建岳不死心,拿着陈冠希的照片问白龙王,如果这个人当男主呢? 白龙王说,如果是陈冠希当男主,票房会很一般,陈冠希的运势已经开始往下走了,但周董的运势正在向上攀爬 后来大家都知道,《头文字D》真的大卖 周还拿下了那年的最佳新人奖,直到现在也很火,而陈冠希早已经凉凉了好久 两部电影让林建岳赚的钱,数都数不过来,于是,林建岳对白龙王更加诚服,他有多相信白龙王呢? 首先是林建岳年年都到白龙王庙跪拜捐款 2005年,林建岳父亲离世,他甚至没有立刻将父亲入土为安。而是等到白龙王算过墓地风水后,才肯安心让父亲下葬 到了2010年,白龙王重病在床,林建岳二话没说直飞泰国,鞍前马后伺候,还包下了所有费用 永盛和寰亚几位大佬都因为白龙王受益,另一家娱乐公司英皇的老板杨受成坐不住了 而杨受成姗姗来参拜白龙王,白龙王也明白地告诉他 让其签下了属相为猴、单亲家庭出身的艺人 杨受成遵照着白龙王的指示收割,这几位简直不要太红 将一切看在眼里的港圈大导和明星也随之去拜见白龙王 刚出了车祸顶包案的谢霆锋被杨受成要求去见白龙王,白龙王一见他就警告:你要小心开车啊 谢霆锋心头一惊:不是吧,又来?!! 而在第二天他约妹妹谢婷婷吃饭,故意不开车,直接打的出去,结果出租司机开车无端端就撞到一名少女 这件事之后谢霆锋就对白龙王深信不疑了 […]

“回向偈”里“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”分别指的是什么?

四重恩是:父母恩、众生恩、国王恩(国土恩)、三宝恩(上师恩)。 三途(三涂)是:三恶道——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。 1、父母恩: 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,首先是父母之恩。十月怀胎,生养哺育,才能长大成人。养子方知父母慈。到了一定的时候,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。 2、国土恩(国王恩): 报国土恩。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,山川,水土,粮食,矿藏,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。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,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。 3、上师恩(三宝恩): 对佛教来说,佛、法、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,证得菩提,获得解脱,是人们的上师。三宝之恩自不能忘! 4、众生恩: 云何念众生恩?谓我与众生,从旷劫来,世世生生,互为父母,彼此有恩。今虽隔世昏迷,互不相识,以理推之,岂无报效?《劝发菩提心文》说:“我与一切众生,无始以来互为眷属、父母、六亲、乃至师友。 一个人明白了做任何事无不是为了报恩,那就真正地、自觉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、位置及生活的目的。

色受想行识分别指什么

(一)、色蕴:即物质的积聚。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。内色就是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--五根: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(身躯);外色就是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--五境:所知的外境,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。 (二)、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。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,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。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,它有苦、乐、舍(不苦不乐)三种感受;心受由意根所引起,有忧、喜。固受有苦、乐、舍、忧、喜五种性质。 (三)、想蕴: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。既是看、听、接触东西时,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,然后为它安立名称,生起认识的心理。 (四)、行蕴:“行”是造作之义,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,所造作的行为有善、恶、无记三种心理,称为心所生法,又称为心所。 (五)、识蕴: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、小乘的区别,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:识蕴分为八识,它又可分为三种类:一者为心,它集起诸法,并能生起种种的法,此既是指第八识--阿赖耶识。二者为意,它恒思量我--末那识。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,它一直执著有一个“我”,称为意。三者为识,既是了别外境;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,称为识

佛经中最先灭的是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和《般若三昧经》,这是魔最害怕的两部经

佛经中最先灭的是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和《般若三昧经》,这是魔最害怕的两部经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1046b8c501011uxd.html —传喜法师 在我们本师佛的授记当中,这部经(《楞严经》)是最先灭的,我们人类历史再过一千八百年就会灭掉了。我们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岁,到人的平均寿命五十二岁的时候,这部经就看不到了。就是说以后你把这部经印得再多,用铜印、用大理石刻下来、用电脑复制下来、或者藏在山洞里都没有用,那时候众生的业障太重,即便是面对着它,你也看不到,翻开这本书,里面只是白纸,看不到黑字。 以前我(传喜法师)也思考过这个问题,我想,是不是我们翻开这部经就要打瞌睡,所以看不进去?因为有时候我们看到某部经的时候会来昏沉,一个字也看不下去,是不是这个道理呢?后来我亲自看到一个人的经历,证明了确实会发生这样的事情。 那是一九九七年,当时我还在新昌大佛寺闭关。新昌隔壁有一个县叫嵊县,就是浙江越剧的发源地嵊洲县,有一个练气功的年轻人走了偏,天天要死要活的。有时他自己跳到河里去,别人好容易把他捞起来,他又去跳粪坑,但别人还是很慈悲地去救他。一会儿他又恨得不得了,好像天下人都跟他作对,要炸这个房子、炸那个高楼、炸高压线什么的,他就是这样子撞死撞活的。 后来有一位居士跟他说:气功不能再练了,引荐他皈依了佛门,真正皈依了之后,病情马上得到好转。又有人跟他说:你这种着魔的情况要看《楞严经》,《楞严经》是降魔的。他一听就象病人拿到药方一样,回去就请了一部《楞严经》,结果打开一看,只有白纸没有黑字。因为当时他对我有信心,来大佛寺找了几趟都没有碰到我。后来我闭关了,他又来跟我们护关师父说想要见我。护关师父跟我通报,我说:可以,见一见吧。 见他的时候,这个人业障很重,又黑又瘦浑身臭气,象刚从粪坑里跑出来似的,我把门窗都开着跟他讲话。他当时对我特别有信心,跟我说了一些他的遭遇和不幸。我告诉他:你要好好念佛,从早到晚,睡觉醒来第一声就要念佛,不要起其它的念头。他高兴地回去这样奉行,七天之后又来了,还带来三位居士。念佛才七天,他就有很大的变化,身上没有臭气了,人也白胖了一点。他特别感动特别恭敬,进来就长跪合掌,一会儿又痛哭流涕,之后忏悔业障,说了他看《楞严经》只见白纸不见黑字的这么个事。 我听了之后真是感到可怕,众生业障重的时候,真的打开《楞严经》只能看到白纸而看不到黑字。我这才明白所谓《楞严经》先灭是怎么个灭法了,本来以为只是看不进去这么个道理,不想真有这样的事情。从这也可以知道,佛陀是不会骗我们的。为什么这本经先灭?因为它是直指的“开智慧的《楞严》”,它不灭,其它的经不好灭,所以说这部经一灭,其它的经就保不住了,就开始一部部地灭了。 佛经中最先灭的是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和《般若三昧经》。《般若三昧经》是我们修行法门中最快见到阿弥陀佛的一部经,你按照经里说的那样去做,最多九十天就可以见到阿弥陀佛,因为太殊胜了,所以最早灭的就是这两部经,这也是魔最害怕的两部经。 这个经,我们讲下去你就会知道,这个魔的巢穴其实就在我们的心里,我们的修行不能入门的状态,用这个经一照就照出来了。有人修行二、三十年了,对照这部经一看,不对嘛,我修了二、三十年了,在佛教界居士们恭敬,甚至出家人也很恭敬,结果这个经一照不对,偏了,那不是很失望吗?不行,宁愿相信自己,也不愿相信这部经。 这样的人我们出家人都有,年纪大了也很用功,在家时就一天七万佛号念了三年,后来又出家一二十年,已经做了当家师。但心里老想为师,进了他的寺庙对联一幅一幅都是他自己做的,自己觉的眼一闭就能作一首诗出来,他觉得挺好,明眼人一看就感觉不对。如果他看了《楞严经》的话,他会前功尽弃一扫光吗?象这样的也不让他看。 佛教界以前有一个著名的大居士叫梁启超,戊戌变法时和康有为他们一起的,是个学者,也是佛教界的大居士。他研究《楞严经》读了一遍不懂,二遍不懂,三遍五遍还是不懂,他就说,靠我这个水平中国也没有几个超过的了。他不但是举人还是进士,皇帝面前考过试的,文学水平最好的。他读不懂,就怀疑这个经是伪造的,就写了一个论,结果没几天人就病倒不行了。因为他是名人,民国时就象国家元老一样,住进北京最高级的专门给大人物治病的协合医院,医院正好从国外回来一位医学博士专门给他诊断,诊断出来说是一个肾坏掉了,要想延续生命的话,可以拿掉一个坏肾。结果手术后没几天就死了,这在当时成为一个謎。一直到前几年,协合医院的医疗档案保密期过了才知道,这个医学博士给他做的切肾手术切错了,把他的好肾给切掉了,坏肾却留在里面了。不做手术还能多活几天,做了手术没几天就死掉了,这就是诽谤《楞严经》,诽谤正法,谁也救不了,而且是即生就下地狱的果报。 由于他很有学问嘛,他说《楞严经》是伪经,社会上就有很多人起哄说《楞严经》是伪经。宣化上人痛心疾首地劝告大家:《楞严经》是真正的佛法宝典。宣化上人是世界佛协的会长,一九九五年圆寂,圆寂之后烧出一万多颗舍利子。圆寂之后我们师父才告诉我们,说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。他向我们保证:《楞严经》肯定是佛说的,不是佛说不出这样好的经典来,如果不是,我愿意下地狱。正因为这部经肯定是真的,所以敢发这个愿,希望大家相信我,也希望这些研究佛法的学者赶快忏悔。 我今天说了《楞严经》进入我国那样子不容易,作为讲经的一个序言,然后讲了《楞严经》因我们的业障重了,魔的力量强了之后,将会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。我是要提醒大家,我们这个时代己经有这样的苗头了。 佛教恢复以来有二十余年了,经过文革的考验,佛教好多高僧大德现在都八十岁以上了,有的都已经离开我们。这期间修复寺庙,恢复信仰是最主要的,我们这个弘一佛堂现正在造大殿,全国东、南、西、北这些丛林,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已经修建好了,出家人也越来越多,信佛的在家居士也越来越多。 我为什么要讲这部《楞严经》呢?因为国内这一二十年以来有一股气功热,这股热把修炼都带到迷途上去了。我们佛教界不但在家居士,甚至很多出家人都搞不清楚自己是学什么的,搞不清楚自己所修的法门与气功有什么区别?佛法的大乘精神和儒家是一致的,佛法修行的法门和道家也有一致的,但是佛法与他们的不共之处是什么呢?很多人都不清楚,为什么佛法能代替它们,而它们却代替不了佛法呢? 很多人说我是修净土的,有的说我对禅宗感兴趣,有的说我密法的因缘很好,到哪儿都会碰上金刚上师。这部《楞严经》就是禅、净、密、律全都总持的一部经。学这部经有助于我们正本清源,让我们在学佛的路上不走偏。许多人刚刚遇到佛法的时候,感应道交,热血沸腾,几年下来自己的善根被磨的差不多了,如果再这样没头绪地转下去,还找不到了义的皈依处,我们的善根将损失殆尽。我们也看到一些居士退心了,干什么去了?自己另创法门去了,这种现象当今还是比较严重的。 所以,我想现在开讲这部《楞严经》应该也是应时应机的,佛的经典是超越时空的,只要我们聚集一堂来学习,就一同入到楞严法会当中去了,本师佛楞严法会的智慧光明同样照耀着我们。这几天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,能够坚持每天都来听法,听完整,在这个道场里直接听经能得到听经的智慧体,以后如果有人通过录音带或光盘来听法的话,可以结一个法缘、增上缘,直接听经的智慧体是得不到的。所以在座的,大家同在这个法会里,我们要升起欢喜心,哪怕你听不太懂,有一点昏沉都不要紧,大家要珍惜这次听经的法缘。

世尊如是说:摄心为戒。因戒生定。因定发慧。是则名为三无漏学

世尊如是说:摄心为戒。因戒生定。因定发慧。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27a5f110100rs7i.html 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卷六浅释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佛告阿难。又复世界六道众生。其心不偷。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 阿难,又世界上的六道众生,如果他们能不生偷心,没有损人利己的盗念,甚至连有形无形的盗念都没有。既不淫、不杀、不偷,就不会随生死相续、业报相续、世界相续。 汝修三昧。本出尘劳。偷心不除。尘不可出。 想修正定,本意是要超出尘劳,如果偷心不能除掉,怎能超出三界的尘劳呢? 纵有多智。禅定现前。如不断偷。必落邪道。上品精灵、中品妖魅、下品邪人。诸魅所著。 就算你有多少智慧,修禅定有功夫,得到境界现前,但如不断偷业,必定堕落邪道。上品就做精灵,盗日月之精华,窃天地之灵气。中品为魑魅魍魉,盗人物之精液,窃山林之气润。下品为邪人,如巫医巫婆,乩童扶鸾等,为精灵所依附,受妖魅所迷惑。 二年前我曾遇一美国人,他说耶稣在他身上讲话,又说是天主下世,我说他是妖魔鬼怪。数千年前佛也预料末法时期,邪魔外道炽盛,所以特立下这四种清净明诲,来揭发邪说,使修道者不被所愚。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,这四种清净明诲,是修道的箴规! 彼等群邪亦有徒众。各各自谓成无上道。 这般妖邪,亦有很多徒众,大家各各都夸张,已经是成了无上道的果位。 我灭度后。末法之中。多此妖邪。炽盛世间。潜匿奸欺。称善知识。各自谓已得上人法。诱惑无识。恐令失心。所过之处。其家耗散。 我灭度后,末法时期,有很多这种妖怪邪人,好像火一样地旺盛,充满世间。潜行贪欲,匿诈藏奸,欺骗无知,自称是善知识,已得到菩萨真传秘诀,诱惑无知的人,恐吓他们,令他们失去本有真心。或骗说某活佛出世,或言灾难降临,使无知之辈,耗尽家财,来求活佛加持,以得远离灾难。 这种奇奇怪怪的妖魔邪师,在中国亦有很多记载,我曾亲眼见过。他们都是神通广大,预言有时亦很灵验,故能诱骗一般无知之辈,耗尽家财。但正是正,邪是邪,邪不胜正,终会露马脚的。 在佛教里,绝对不能说自己是佛是菩萨,就是菩萨化身度生,亦不告诉人,要等到圆寂后,才透露真情。 在唐朝有一位太守闾丘胤,到天台山国清寺访丰干禅师,问禅师:“为什么现在没有活菩萨住世度生?”方丈说:“我这里便有两位,一位是煮饭的叫寒山,一位煮水叫拾得,他们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。”太守听了以后很高兴,便叫知客带往拜见,到厨房一看,原来是二位肮脏疯和尚!既然丰干说是菩萨化身,不敢轻视,就向他们下拜叩头。寒山拾得同时说:“丰干饶舌,丰干饶舌!”说后便向后退,退至后山石岩口,对太守说:“弥陀不拜,拜我们做什么?”太守问:“谁是弥陀?”答:“就是国清寺丰干禅师。”太守听后一楞,二人已退入石室隐没不见。天台山有月光岩,就是寒山拾得隐身处。太守赶快回国清寺,可是方丈刚圆寂!往生了。只有叹息当面错过交臂失之!所以佛菩萨来应世,都不会给人知的。如一旦被揭穿,就遁迹或圆寂。那些说自己是佛,是菩萨,是已证果开悟的人,这真是大言不惭!哪里来的活佛、活菩萨,恐怕是活鬼呢!高僧如虚云老和尚都不说自己开悟。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。令其舍贪。成菩提道。诸比丘等。不自熟食。寄于残生。旅泊三界。示一往还。去已无返。 我教比丘循著各方向托钵乞食,无非要他们舍弃贪心,亦使布施者可以种福。贪为烦恼根本,没有贪就可以早成菩萨道。所以不让他们自开伙食,亦要令他们知道世事无常,有如寄居三界,只要了此残生,出离三界后就不再回来。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。裨贩如来。造种种业。皆言佛法。却非出家俱戒比丘。为小乘道。由是疑误无量众生。堕无间狱。 为何有些贼人,竟穿上出家人的衣服,假借我的名义,利用佛教的招牌,四出行骗,造种种恶业,反说这样才是佛法!对真正求道的出家人,不惜毁谤,对受具足戒的比丘则指为小乘道。无量众生,怀疑迷惑,失却信心,随著他造恶业,终于一起堕落无间地狱! 此地狱中,一人亦满,多人亦满,永无出期,故名无间地狱。 若我灭后。其有比丘。发心决定修三摩提。能于如来形像之前。身然一灯。烧一指节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。 若我灭度后,有比丘发菩提心决定愿修正定。他如果能在如来形像之前,把身中肉割开,注满油来点灯,或把手指烧去一节,或在身上燃一炷香。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。一时酬毕。长揖世间。永脱诸漏。虽未即明无上觉路。是人于法已决定心。 我说这个人,就会即时还清无始劫以来的宿债,和永远脱离有漏三界,跳出生死苦海。虽然对于无上觉道还未十分明白,但对于真正佛法,已决定不会退心了。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。纵成无为。必还生人。酬其宿债。如我马麦正等无异。 如果舍不得在身上点灯或燃香的微因,来忏除业障,纵然得到无漏无为,但还要回来人间,偿还人的宿债,好像我在毗兰邑中食马麦之报一样。 兴起行经:昔舍卫国毗兰邑,阿耆达王,请佛及五百比丘至其邑供斋三个月。佛及僧众抵邑后,魔即入宫来惑王,王就忘却供斋之事,邑内又适逢饥荒,无从乞食,幸有马师将马麦一半来供佛及僧。至九十日后,王才醒悟,向佛求忏。舍利弗便问佛是什么因缘?佛说:过去毗婆尸佛时,有王请佛及僧。佛僧食已,为一病比丘带回一份饭菜。经过梵志所居山林,梵志闻香就生妒心说:“秃头沙门应食马麦,何必供与甘饭?”随从五百童子,亦跟著这样附和。当时这位梵志就是现在我身,五百童子,即现在五百罗汉。只因一念妒心,轻骂沙门,使自己受马麦之报。何况杀彼生灵,盗他财物,而不偿还乎?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。后断偷盗。是名如来先佛世尊。第三决定清净明诲。 你教导世间要修正定的人,一定要断除偷盗,连偷念都没有。这是如来及先佛世尊,第三种不可变更的决定清净明确的教诲。 是故阿难。若不断偷。修禅定者。譬如有人。水灌漏卮。欲求其满。纵经尘劫。终无平复。 所以,阿难啊!若不断除偷盗之心,来修禅定,就好像有人用水灌入一个漏瓶,想要把它装满,纵使经过尘沙劫,都不能装满的。 若诸比丘。衣钵之余。分寸不畜。乞食余分。施饿众生。 假若有诸比丘,除了三衣一钵及卧具之外,其他什么都不私蓄。将乞食所得,剩下的余饭,施给饥饿的众生。 于大集会。合掌礼众。有人捶詈。同于称赞。必使身心。二俱捐舍。身肉骨血。与众生共。 在大集会中,合掌礼拜四众,设使被人捶打辱骂,还要欢喜来领受,同于称赞一样。必定要使到自己的身心,都能捐舍。甚至血、肉、骨、髓都可以分给众生,明白身和心都是无常、无我、苦、空、不净,有什么可惜?能到这样才是断除偷念,成就无偷之心。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。回为己解。以误初学。佛印是人得真三昧。 不要将如来所说的不了义法,来回护过失,替自己作解释,还耽误初学的修道者。因为将佛说作为己说,亦犯窃盗。能这样断尽偷念,一念纯真,才可修定,佛就印可这个人,能得到真正三昧。 如我所说。名为佛说。不如此说。即波旬说。 照我这样说,就是佛说。不照我这样说,就是魔王说。 阿难。如是世界六道众生。虽则身心无杀盗淫。三行已圆。若大妄语。即三摩地不得清净。成爱见魔。失如来种。 阿难,如果世界上六道的众生,虽然身心都没有杀盗淫,无杀是慈行,无盗是舍行,无淫是梵行,这三种行都圆满了。但是若犯大妄语,他的正定就不得清净。必定成为爱见魔,因贪爱名利是爱魔,妄生邪见是见魔,就失去如来种,失去修证如来的因地本心。 所谓未得谓得。未证言证。或求世间尊胜第一。谓前人言。我今已得须陀洹果。斯陀含果。阿那含果。阿罗汉道。辟支佛乘。十地地前诸位菩萨。求彼礼忏。贪其供养。 什么是大妄语?所谓未得道就说已得道,未证果就说已证果,或者为求世间名闻,要人尊崇他是最高最胜,就对他面前的人说:我已证了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甚至说我已成为辟支佛,或十地以前的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等三贤菩萨位,来求别人向他礼拜忏悔,贪图他们的名利供养。 是一颠迦。销灭佛种。如人以刀。断多罗木。佛记是人。永殒善根。无复知见。沈三苦海。不成三昧。 这种人科是颠迦,即阐提,意是断善根的人,断灭成佛的种子。犹如用刀斩断多罗木一样,多罗木一经斩断,就永远不会再生,佛说这种人,永远断灭善根,不复会有正知正见,还要堕落三途苦海中,纵使有点禅定智慧,亦不过助长魔业,绝对不能成为真正的三昧。 我灭度后。敕诸菩萨及阿罗汉。应身生彼末法之中。作种种形。度诸轮转。 我灭度后,末法时期,法弱魔强,为摧邪显正,故使令诸大菩萨及大阿罗汉,应化种种身,生于各阶层,来回六道中,来救度轮回受苦的众生。 或作沙门、白衣、居士、人王、宰官、童男、童女。如是乃至淫女、寡妇、奸偷、屠贩。与其同事。称赞佛乘。令其身心入三摩地。 或化作比丘,或白衣居士,或国王大官,或童男童女,甚至妓女寡妇,奸偷屠夫。先和他们同事,得到他们的信心,然后乘机将佛教的道理,灌输给他们,使得他们转迷为悟,弃邪归正,身心得以依教修持而入三摩地。 佛是时常用四摄法来教化众生,四摄法是: (一)布施:分三种——即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(1)财施:见困苦艰难的人,乃用金钱物资救济他,使彼受感动而相信佛法。(2)法施:讲经说法,使其明白开智慧而信佛。(3)无畏施:遇著惊慌恐惧者,能安慰援助,使其得离惊恐而信佛。但这种种布施都不求报答,不存对己有利之心,施后便算,三轮体空。即无能施与所施,亦无受者。 […]
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五阴魔境及总结–宣化上人讲解
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五阴魔境及总结–宣化上人讲解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8f02e44501013d3l.html 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卷十 魔销总结 如是法门。先过去世恒沙劫中。微尘如来。乘此心开。得无上道。 这五阴魔境的法门,是过去世,恒沙劫中无量无数的先佛,都依此法门而得深心开悟,明白佛的正知正见,成就无上菩提之道。 识阴若尽。则汝现前诸根互用。从互用中。能入菩萨金刚干慧。圆明精心。于中发化。如净琉璃。内含宝月。如是乃超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心。菩萨所行金刚十地。等觉圆明。 识阴若是破尽,则现前的六根不复隔碍,而见、闻、觉、知就可以互相为用,再精进不懈,便能证入菩萨的金刚干干慧(即等觉后心)之干慧地。 圆明即能证妙智;精心,是所证理体。以能证智,证所证体,从体起用,体用双彰,于中再起变化,就如晶莹的琉璃一样,内含宝月,洞照无遗。圆明是般若德即报身,精心是法身德即法身;于中变化是解脱德即应身。这是说一超便能直入等觉后心,证佛三德,齐等于佛,故能超越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心,乃至菩萨所行金刚十地,以及等觉菩萨所证之圆明。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。圆满菩提。归无所得。 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心,乃至等觉,皆是妙庄严路,既能超越妙庄严路,便能直入如来,万德庄严的大觉果海。至此就能“圆满菩提”,圆满真实究竟义,即二执除,三惑尽,证得一切种智,契合本有真性。“归无所得”;既与本觉契合为一,圆满无余,胜净明心,本来已有,当然不是从外所得来的。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。奢摩他中。毗婆舍那。觉明分析微细魔事。魔境现前。汝能谙识。心垢洗除。不落邪见。 这是过去世的诸佛世尊,奢摩他是“止”,毗婆舍那是“观”。在修止、观的时候,用妙觉明察,即定慧观察力,来分析微细魔事。一旦魔境现前的时候,若能认识清楚,心中不住不著,不生胜解,心垢洗除,心魔不作,自然不会堕落邪见网中。 什么是心垢?其实就是贪欲、淫欲。心垢不除,则无明烦恼,种种毛病都发生,那就永远堕落邪知邪见网中了。 阴魔销灭。天魔摧碎。大力鬼神。褫魄逃逝。魑魅魍魉。无复出生。直至菩提。无诸少乏。下劣增进。于大涅槃心不迷闷。 阴魔既然消灭,心魔不生,则天魔外道,自然摧肝碎胆,大力鬼神亦皆魂消魄丧。至于魑魅魍魉诸小鬼等,更要销声匿迹,不敢复出。这样便可超越各种圣位,直达菩提大道。至此上升诸圣位之功德,亦自然圆满,莫有丝毫欠缺。纵然是下劣二乘,如果能回小向大,力求增进,不再迷闷,亦能进取诸佛所证的大涅槃圣果。 若诸末世。愚钝众生。未识禅那。不知说法。乐修三昧。汝恐同邪。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。若未能诵。写于禅堂。或带身上。一切诸魔。所不能动。汝当恭钦十方如来。究竟修进最后垂范。 若于末法时代的愚钝众生,当然不能辨别定中种种差别魔事,又不知佛今日所说的辨别邪魔法门,虽乐于修习禅定,却难免受邪魔所迷惑。你就应该教导他,持念我的大佛顶陀罗尼咒。如果是愚昧不能读诵,就写这咒悬在禅堂内,或带在身上。这咒所在之处,皆有金刚藏王菩萨,及其眷属,日夜随侍保护,故一切天魔外道,不能侵犯。 释迦如来又悲心切切,咐嘱阿难及诸大众,应常恭敬钦承这个愣严大定,耳根圆通,反闻闻自性的法门。亦是十方如来,从始至终,究竟修证的胜妙法门。你们应当依法勤修,成就自利行;再垂示初心后学,令末世众生,亦能依教修习这个遗范,成就利他行。 最后是对最初而言,因阿难最初殷勤退请,十方如来得成菩提“最初方便”。世尊已于征心辨见,乃至三如来藏,耳根圆通,正助双修等,则最初方便,已开示完毕。后因哀怜末法众生,再回身凭倚,详细解释七趣因果,以励精修。再辨别五阴魔境,以防惑乱。这是居于方便之最后,故曰“最后垂范”。 五阴起灭 阿难即从座起。闻佛示诲。顶礼钦奉。忆持无失。于大众中重复白佛。如佛所言。五阴相中。五种虚妄为本想心。我等平常。未蒙如来微细开示。又此五阴。为并销除。为次第尽。如是五重。诣何为界。惟愿如来发宣大慈。为此大众清净心目。以为末世一切众生。作将来眼。 阿难听完佛陀的开示,立即从座站起来,恭敬顶礼,钦承法旨,口持心忆,不敢忘失。于大众中再向佛说:我现在还有三点疑问:(一)如佛所说,五阴相中有五种妄想,以为根本想心。但我等平日只知五阴相妄,当体即空,并未得如来详细开示,为何五阴皆以妄想为根本?妄想是从哪里来的?(二)五阴既然都是以妄想为本,现在要灭除,究竟是一次顿除,还是渐次灭除?(三)欲破五阴境界,但以何处是它的界限边际呢?唯愿如来,大慈不倦,再详细开示,不但为这大会中的大众,清明心目,也好为将来末世的众生,做入道的正眼。 五阴妄想 佛告阿难。精真妙明。本觉圆净。非留死生及诸尘垢。乃至虚空。皆因妄想之所生起。 佛告阿难,精真妙明的本觉真心,本来是圆满清净,纯一无杂,至真无妄,并没有界内的分段生死,以及界外的所证涅槃,也没有想相为尘,识情为垢,甚至晦昧的虚空,哪里还有五阴的差别相呢?这些都是由妄想所产生的。 真精妙明,亦即是我人本具之如来藏性,是一尘不染,一法不立。我们修道,目的就是要国到自性上。如果没有如来藏性,我们亦不必修道了。 斯元本觉妙明真精。妄以发生诸器世间。如演若多。迷头认影。 推究这妄想的根元,皆是因本觉妙明的真心中,一念妄动,成为阿赖耶识,依动故能见,依能见故境界妄现,遂发生相分。既有见相二分,遂发生有情世间,和器界世间,就好像演若达多,迷头认影,头本在而妄惊为失,影非实而反认为真。这是说众生不知真本有,而反迷为失,妄本空,而反迷为有,因此迷真逐妄,认妄作真,从迷积迷,流转生死,没有休息。 妄元无因。于妄想中立因缘性。迷因缘者。称为自然。彼虚空性。犹实幻生。因缘自然。皆是众生妄心计度。 妄本无因,有因就不是妄。只是妄想辗转相因,递相为种子,乃于虚妄中,假立因缘性。如是因,如是缘,只是用来破外道,方便之说,并没有真实的意义。而一般外道既拨无因果,还迷于因缘,妄说五阴为自然性,不知连眼前的虚空,看似不动不坏,,实在仍是虚妄。上文文殊师利菩萨偈颂曰:“空生大觉中,如海一沤发。”虚空生于自性中,好像大海中一个小浮沤而已,岂不是虚妄不实?若说因缘,已是不对;若再说自然,更是戏论。这皆是众生虚妄猜测,颠倒计度而已。 阿难。知妄所起。说妄因缘。若妄元无。说妄因缘。元无所有。何况不知。推自然者。是故如来与汝发明。五阴本因。同是妄想。 阿难!若是知道妄想有所起处,尚可说妄想是从因缘生。若是妄想根本无起处,是诸法空相,当体全空,那么说妄想是因缘所生法,就不能成立。何况连因缘都不知的外道,还推说为自然,岂不是更加虚妄?因此之故,如来今天为你们说明五阴的本因,只是妄想而已。 如欲追求妄想之因,那就因为依真起妄,生出五阴山,把你的如来藏性压住,还来了六个土匪,占据山头,招兵买马,打家劫舍,无所不为,害到主人翁乌烟瘴气,失去正知正见,埋没了自性光明。现在要把六贼降伏,五阴破尽,才能恢复本来光明,才能显现如来藏性。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。汝心非想。则不能来想中传命。如我先言心想醋味。口中涎生。心想登高。足心酸起。悬崖不有。醋物未来。汝体必非虚妄通伦。口水如何因谈醋出。是故当知。汝现色身。名为坚固第一妄想。 现在说明五阴妄想,第一种色阴坚固妄想。例如你现在之身体,先是由父母之爱欲妄想而生起,如果你的中阴身,没有情感爱憎的妄想,就不会揽为自体,不会来投胎。必须父母与自己三人的妄想感应和合,才能于和合妄想中,传续命根。 应前经文:“流爱为种,纳想成胎,”“胎因情有”,生命是由彼此互相情想而继续。如果想阴破,没有妄想,就能了生死。 就如我上文所说:心想醋味,口中就流涎;心想登高,足心就感酸软。然而眼前并没有悬崖,也没有酸物,只是凭你的妄想,而口水酸麻,立刻相应。假使你的身体,不与虚妄同类,为什么因说酸,口中流涎;想登高,足心酸软?既然口涎足酸都是由妄想而生,就知道你的身体亦同样是虚妄了。所以要知道,你现在之色身,是父母欲爱所生,欲爱是坚固不可解,而你之流爱妄想,更坚固有力,内根如是,外界亦一样。如前文云:“坚明立碍”,“空晦暗中,结暗为色”,皆是以坚凝成色,所以叫做色阴坚固第一妄想。 楞严经的哲理说得真透彻,你们听了这段经文,就应该明白这个幻化之躯,只是情想虚妄和合而成,所以就不要把它看做宝贝,太放不下,太执著于卿卿爱爱了。 即此所说。临高想心。能令汝形。真受酸涩。由因受生。能动色体。汝今现前。顺益违损。二现驱驰。名为虚明第二妄想。 既以上面譬喻来说,因有临高的妄想心,就能使你的形体,真正感受酸涩之苦。由于想心为因而有受,故能扰动色因的形体,所以你现前之受阴,顺之则益,叫做乐受。好像受人赞叹,心生欢喜。违之则损,叫做苦受。好像受人毁谤,心生嗔恨。这苦乐二境,都驰流不停地来操纵你的身心。但这都是虚妄,况且受阴又无体,只是虚明,因虚故能纳顺逆,明故能知苦乐,因此受阴为虚明第二妄想。 由汝念虑。使汝色身。身非念伦。汝身何因随念所使。种种取像。心生形取。与念相应。 现在说想阴。由你的念虑,即第六意识的想念思虑,能役使你的身躯。而身属色法,念属心法,身与想念,本非同一伦类。为什么身形会随想念所使,攀缘种种形像呢?现在因这个想阴的心念生起,故令你的身形,时刻与念虑相应,所谓“一念不生全体现”。这个“全体”,就是如来藏性,吾人的本地风光,本来面目。“六根忽动被云遮”,稍一举心动念,即把本有光明遮盖。由此可见现前一念的重要性。若能一念不生,一念不灭,即如如佛矣。 寤即想心。寐为诸梦。则汝想念摇动妄情。名为融通第三妄想。 寤即醒时,寐即睡时,醒时即为想心,通于散位独头。睡时即梦,通于梦中独头。则你的想念,摇动妄情,不管寤时、寐时,依然与色心两处相应。如前文(第四卷)曾设喻,有人重睡,彼家有人捣练舂米。其人梦中闻舂捣声,别作他物。或为击鼓,或为敲钟。即于梦时,自怪其钟,为木石响。即是现在所说的色心双融,寤寐互通的作用。这就叫做融通的第三种妄想。 化理不住。运运密移。甲长发生。气销容皱。日夜相代。曾无觉悟。 生灭变化的理体,迁流不息,密密推移,难于觉察。犹如人体上,指甲渐长,头发渐生,少时天真活泼,壮年血气方刚,转眼年老,发白面皱,这皆是行阴日夜不停地生住异灭,新陈代谢。但从古至今,有多少人能觉悟了知呢?就如波斯匿王所说:“变化密移,我诚不觉。”人生都是在生老病死中轮转,死了再生,生了再死,永不停息,糊涂来糊涂去,没有人能觉知! 阿难。此若非汝。云何体迁。如必是真。汝何无觉。则汝诸行念念不停。名为幽隐第四妄想。 阿难!若说这迁流之行阴,不是你的心,怎么又可使你的形体变迁。若说真是你的心,为何你又一无所觉?两边都破,说是也不对,说不是亦不对,究竟是什么?就是妄想。楞严经说得多清楚!可知你现前这个念念迁流,幽隐难见的行阴,全属虚妄,故叫行阴幽隐第四妄想。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。于身不出见闻觉知。若实精真。不容习妄。何因汝等。曾于昔年睹一奇物。经历年岁。忆忘俱无。于后忽然覆睹前异。记忆宛然。曾不遗失。则此精了湛不摇中。念念受熏。有何筹算。 如果你的识阴,是精明而湛然不摇动,没有虚浮之想,没有迁扰之相,似一似常,应与如来藏相通。然而你的身体,仍然不出于见、闻、觉、知。若是精真无杂,就不会存习气的虚妄。好像真金一样,不该杂有泥沙。为何你们在往昔时,曾看见一种奇物,多年以后,本已完全忘记,后来忽然又看见那件奇物,却又记忆起来,毫无遗忘。那就证明你们的八识田中,已经留下了薰习过的种子。虽然识精是澄然不摇动,但它是念念受前七识生灭,妄习所熏,经年累劫,多至无法计算。 我人之六识如聚敛之吏,七识似出纳之官,八识犹如库藏之使。 阿难当知。此湛非真。如急流水。望如恬静。流急不见。非是无流。若非想元。宁受妄习。 阿难!你当知道,这八识虽是湛然不动,但以真薰之则成真,以妄薰之则成妄,故不是真常不动之性。譬喻急流之水,远望似恬静,实则水流太急,故看不出流动之相,并不是没有流动的。故识阴若不是前四阴的妄想根元,怎么会受妄染所薰习?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。此之妄想无时得灭。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。则湛了内罔象虚无。第五颠倒微细精想。 […]

净空法师:【远离魔障】五阴魔、烦恼魔、死魔、天魔

净空法师:【远离魔障】五阴魔、烦恼魔、死魔、天魔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8747983 「摧伏四魔」,魔太多太多了,无量无边,可以分为四大类。第一类「五阴魔」,五阴不在外面,是自己本身。五阴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 「色」是物质,我们的肉身是色,这个身就是魔障。你看看,稍微不谨慎,就受风寒,就得病,就受折磨。佛经讲五阴炽盛,「受」是感受,你有苦、乐、忧、喜、舍的受。「想」有妄想、妄念,昼夜剎那不停。 佛常常告诉我们,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个想是妄想,六道轮回一切法,九法界一切法,是妄想变现出来的,本来没有! 「行」是剎那不住,「识」是阿赖耶识,造作会变成种子,种子遇缘会起现行,说明因果转变、因果相续、因果循环。 这是魔,折磨你的身心永远不能清净,永远不能安乐。第一类的魔要认识,是在自己。 第二类烦恼,见思、尘沙、无明,这三大类烦恼我们现在统统具足,而且是百分之百,「烦恼魔」。 见思烦恼断了,超越六道轮回,有没有得自在?当然,比六道是得大自在,比起佛菩萨还是不自在,为什么?尘沙烦恼、(无明烦恼)没断,还是被控制住。 尘沙、(无明)烦恼断了,超越十法界,生一真法界,就是极乐世界(实报土)、华藏世界,还有没有烦恼?无明(习气)没断。 这是最轻、最难断的,所以一真法界还有四十一个位次,这四十一个位次从哪里来?就是四十一品无明(习气),破一品,就上升一层。 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,二住菩萨破二品,三住菩萨破三品,十住菩萨破十品。十住往上是十行、十回向,第十回向破三十品,往上登地,十地菩萨法云地,破四十品无明(习气)。 还有一品,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。这一品无明破尽了,证得究竟圆满佛果。换句话说,烦恼断尽是什么人?佛断尽了。菩萨没断尽,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。 这个理、事,我们都要清楚。学佛,学什么?断烦恼,远离魔障,摧伏四魔。所以远离见思、尘沙、无明,这是次序,有次第的,一步一步来做。 第三个是「死魔」,死是魔障。修行,道业没有成就,寿命到了,死了之后就没有办法精进。 你再投胎,纵然善根深厚,又得人身,你再努力修学,至少耽误二十年。换句话说,修行功夫中断二十年,这是折磨。 我们想想,再得人身,能不能遇到佛法?能不能遇到善知识?能不能真的接着前生继续去做?难!太难太难! 有些人一耽误,虽然得人身,他闻不到佛法,没有办法精进,往往一中断就中断好几生、好几世,甚至于中断多少劫。开经偈讲得好,百千万劫难遭遇,这一生这个机会失掉,下一次再遇到,百千万劫,这死魔。 这三种魔都属于本身,不属于外面。外面只有一种「天魔」,天魔是什么?五欲六尘的诱惑。今天天魔势力非常大,诱惑的力量强,为什么?没有人禁止。 古时候,帝王有使命、有责任保护一切众生身心的安全,所以不利的诱惑统统禁止。现在民主自由开放,财色名食的诱惑大量渲染。 小孩从生下来一张开眼睛,看到电视就受天魔诱惑,他怎么能够保护自己的性德?所以性德完全没有了,随着诱惑走,这样才造成世界灾难,才造成世界末日,才造成佛法里讲的三灾八难! 所以我们一定要觉知,一定要觉悟,真正在佛法、道业上精进,要破烦恼,要摧伏四魔。 真正有能力不受境界诱惑,唯一的方法,天天亲近佛菩萨,一步都不能离开。佛菩萨在哪里?经教!天天读诵、思惟、研究,落实在自己生活、工作,落实在自己处事待人接物。 本文节录自【2014净土大经科注】197集

如果你业障消除了,会出现这五种征兆! 净空法师

如果你业障消除了,会出现这五种征兆! 净空法师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7739319 1.如果你业障消除了,你本有的出离心就会升起。 那么你的贪心,执着就会慢慢减少,起码的你看淡世间的物质的执着,情感的执着。如果你学佛了,抓着佛法紧紧不放,世间的物质情感名利也放不下。说明你的业障并没有消除,因为学佛修行要的不是抓,而是舍。有的人学佛,不过是为了现世过的更好,根本不想出离,那么你不是修行佛法,不过是在修行世间法。 2.如果你业障消除了,你本有的智慧就会升起。 智慧是每个人本有的,不用向外而求的,书本不会给你智慧,经书乃白纸黑字,如何度人出离生死,只啃经书,不肯从心底下功夫,那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。 修行是用在刀锋上,是在烦恼,是非升起的那一刹那,看看你能不能觉知,降伏。有些人虽然懂了三藏十二部经典,懂了各种名词,但是当下的烦恼却降伏不了时,只能说明我们都是研究佛学,不是学佛了。 研究佛学不能减少你的业障。时刻观察自己的念头,让智慧升起,这就是学佛的根本。而不是天天啃书中不肯出来。 3.如果你业障消除了,你本有的慈悲心就会生起。 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我们无法慈悲,因为执着于一个我,我执障碍了我们的慈悲。很多人虽然啃了很多经书,也知道了慈悲的含义,但是慈悲不是嘴巴上讲讲就过去的,而是真正实行的,才能发觉自己够不够慈悲。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,去伤害别人,甚至逃避自己的责任呢。 4.如果你业障消除了,你本有的菩提心就会生起。 三世诸佛都是因为发了为众生离苦得乐的愿力而成佛。 菩提心就是不忍众生苦的心,你发愿去救他们出苦海,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拔苦海众生出离苦海,这就是菩提心。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,佛教徒应该发菩提心,但这种心不是嘴巴念念“所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”就是的,而是要切实的去实行的东西。 我们诵经时也懂得回向法界众生,但是也许“法界众生”对我们来讲只是四个字,简单念过而已。因为菩提心还不够。 5.如果你业障消除了,你的恭敬心就会生起。 业障凡夫都是看自己很了不起,看大家都是凡夫,唯独自己是菩萨的。而真正的菩萨,则是看自己是凡夫,看别人都是菩萨。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有修行,这说明我们业障并没有消除,只有看到自己没有修行时,那时你的业障才减轻。佛经中记载,有个常不轻菩萨大家知道吧。 如果你本有的出离心,菩提心,慈悲心,恭敬心,智慧都生起的时候,说明你的业障在减轻,如果学佛后,你越执着,越我慢,越贪心,那说明你的业障还没有减轻。 随喜转发 阴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,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··· 文章转载网络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权告知删!